古都长安,天府之国;
自然优渥,人文荟萃;
地面之上,古迹密布;
黄土之下,帝王将相,
坟冢陵墓,星罗棋布;
置身其间,浩瀚难述。
秦朝阿房宫纵跨渭水两岸,西楚霸王项羽入关一把火点燃了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后世欲览阿房宫,只能在杜牧的《阿房宫赋》里纵情驰想了。
汉高祖刘邦结束四年楚汉相争局面,建立汉朝起,便命人在阿房宫废墟东南侧开始兴建汉都--长安城。后“八水绕长安”之天府之国风水宝地随之诞生。汉武帝时,在上林苑之南引沣河蓄水成昆明池,以操练水军之用;古漕运明渠扩容成团结水库,今称汉城湖,即西安汉城湖景区。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每一处都能找到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信息,汉城湖也不例外,据说这里在汉代时期曾是长安城的漕运河道北通渭水,主要承担着当时往京都运输货物的作用。
今日轮休,了无去处,遂驱车至此一游。
汉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击败了英布,班师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即兴唱起了这首自创的《大风歌》。盖因初建的大汉帝国已相继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的叛乱,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反叛势力伺机而动,整个国家摇摇欲坠。刘邦在这时返回到了故乡,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换来了如今的荣耀,而各方势力又正欲把这个他亲手打造的帝国推向深渊……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又作大风曲、大风诗、汉祖有歌,是汉高祖刘邦霸业初立时创作的一首诗歌。
此诗只有区区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
大风阁收费,我看过景区导览图后,便决定沿湖作顺时针一游。
西安汉城湖景区,位于西安市西北,右岸紧邻北二环、朱宏路,左岸紧靠汉长安城遗址,自大兴路至凤城三路全长6.27公里。蓄满水的汉城湖水面最宽处80米,最窄处30米,水深4至6米,总库容137万立方米,形成850亩的湖面,库周以水文化和汉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景观面积1031亩,规划用地面积2890亩。是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综合景区。
汉城湖由西库、中库、东库及团结库四个小水库组成,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扩建续建;至1971年,库容已经达到了200万立方米,承担着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部分区域的城市排污、雨洪排泄任务,下游通过漕运明渠排入渭河,是西安市城市排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前,由于设施老化,污泥淤积,库水均为发黑、发臭的生活、工业污水,水面及岸周垃圾遍布,成了人们眼中的“臭水沟”,缺水、少湖是那时西安人的一道伤疤。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匈奴威胁。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任使者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历经磨难抵达大月氏。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张骞回到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
秦岭微缩实景:游人泛舟湖面或漫步汉长安城遗址下,可欣赏到一座秦岭山水微缩实景。该景观背靠天汉雄风浮雕,利用假山、瀑布、仿真植被等,营造一幅秦岭山水图,将华山、翠华山、沣峪口、涝峪口、楼观台、九龙潭等著名景观集于一身。
天汉雄风浮雕:位于角楼叠翠景区,长达200米,是西安目前规模最大的浮雕。通过文景之治、张骞出使、班超安边、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漠北之战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典故,展现两汉405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璀璨成就。
波斯商人,载货东西;
翻山穿漠,风餐露宿;
千里迢迢,丝路驼铃;
抵达长安,抱布贸丝。
这是汉城湖神明台,神明台也叫承露台,仿制品。昔,汉武帝时修神明台于长安城建章宫西北角,台高50丈,台周雕镂珍禽异兽及仙灵图像;上矗金铜仙人高30丈,托铜盘擎玉杯接甘露,迎候神仙降临。
2005年8月1日,市政府召开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同年11月3日,市政府下发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及补偿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西安市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2月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原来的污水全部通过暗涵入漕运明渠最后排入渭河,从沣河引水,在团结水库上形成景观水面,工程投资17.1亿元。
2009年9月18日试蓄水,从沣河沣三干渠引来40公里外的沣河的清水流入团结水库西库,再归流渭河,形成850亩水面景观,重现50年前初建成时的清澈水面。沣河将向团结水库不断注入清水,年引水总量将达3500万立方米。因团结水库紧临汉长安城遗址区,为进一步突出西安独特的汉文化特色,彰显古都丰厚的历史风貌,一些汉文化的元素将在改造后的水库设施上得到体现。同年10月16日,西安市水务局发布公告,团结水库更名为汉城湖。2010年7月,汉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同年12月1日,汉城湖景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11年5月1日,以36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遗址为依托的西安汉城湖景区开始对外开放,范围为南起入水口的安门盛世广场,北到封禅天下片区,在3公里长的湖面两岸建设封禅天下、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湾、安门盛世七大主题景区;建设24组雕塑,29处历史文化广场,15座游船码头,及9座跨湖桥梁等汉文化、水文化主题景观。
景区古朴厚重的汉文化、水文化主题,清晰地展现了汉武帝的英雄精神,宏图霸业,看了千里,展示了汉代405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以850亩清澈水面,1031亩园林景观为名片,形成了一心三线七区的旅游新格局。一心:以汉长安城遗址为核心;三线:形成水线、电瓶车线、步行线三条游览线路;七区:包括封禅天下、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湾、安门盛世七个以汉文化展示为主题的景观构架。通过雕塑、建筑等形式,展示西安的汉代历史文化。共设有封禅门广场、和平桥、尚武桥、中兴阁、崇威桥、三杰广场、安门广场等7个出入口。
听人说:这里每年端午节都会开展划龙舟竞技赛,场面很是热闹。
在景区沿途设置了多处乘车站点,游人可以乘观光车欣赏汉城湖沿岸风光。又在湖两岸设置了多座码头,游人可以乘船欣赏汉城湖两岸独特的风光,有服务设施配备齐全的豪华画舫船;有安全、舒适、平稳的仿古画舫船;还有具有现代风格的大型游轮。
水陆游无缝衔接,当你徜徉其间,或漫步岸边,或泛舟湖上,让西汉的霸气和着东汉的秋风拂去现实生活中的疲倦,侧耳聆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语,花红柳绿换人间,游目四野风光炫,一幅长卷优美如画尽收眼底;观处处透着汉文化气息别有韵味的小桥流水、精致典雅的古典园林,大汉名人铜雕……便会油然感叹:置身汉城湖,梦回大汉途。
离开赛艇码头,很快来到安门。
这里是汉城湖引沣河水入口处,景区也在此修建有钓鱼爱好者的乐园--垂钓区。
沿湖畔绕行至安门西北侧,这里修有一组仿古建筑,一湖南人承包此地搞起了私人会所。看样子生意不错。
我被湖畔一小亭上悬挂的文化符号所吸引,亭名:且停亭;一副楹联:来者往者湖畔清净且停亭,名乎利乎一路奔波忙碌碌。
哂笑一声,入亭观景。
驻亭隔湖望见两座汉阙矗立在对岸,两座阙楼中间修有码头,码头后是一座广场,似乎有好多雕塑,哪里是啥?
汉初三杰:也称兴汉三杰,是指辅佐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建立汉室江山的三位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和功臣,即张良、萧何、韩信。
汉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封张良为留侯;韩信曾被封为齐王、楚王,后因有人告韩信谋反,被贬为淮阴侯。
汉初三杰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张良得以功成身退,萧何委曲求全,韩信被告谋反,被吕后骗入长乐宫,斩于钟室。
史圣司马迁对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连轻易不肯赞誉他人的大文学家苏轼也专门为张良写了一篇著名的《留侯论》,文中对张良的品德感叹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今之陕西留坝县名字由来与张良有关,县境北部紫柏山东麓有张良庙;张家界武夷山景区也多张良遗迹故事流传。
令人感慨万千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语的来历。虽然纵观萧何的一生,这个不仁不义的污点也许可以算作瑕不掩瑜,并不能动摇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但污点毕竟是污点,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完人标准相比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明代学者茅坤对韩信的用兵艺术有如下精辟的论断:“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覆盎码头岸壁上镶嵌了十大幅汉白玉小块拼接而成的壁刻,皆是汉时名赋,如西汉邹阳的《酒赋》和《美人赋》、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上林赋》、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等。
离开覆盎码头,又兜兜转转至崇威桥东侧,此桥东西两侧桥墩上悬挂的两对浮雕立体金色凤凰振翼金色祥云之上挂件,甚是精美超凡,临此每每吸引我驻足而端祥许久。
崇威桥东侧,湖两岸是楚汉风云布局,两岸河堤护坡上布画棋局,这是以汉城湖做了楚河汉界。
正为楚汉风云厮杀场面而激动,冷不丁瞧见身后荒草密林下一条残垣废墟渐呈。趋前一瞧,是汉长安城遗址之长乐宫正南侧汉城墙遗址区的残垣断壁古迹。
观望许久,追古思今,遂作:
寻汉长安城墙遗址有感
昔时汉家竖铜墙,今日野草丛中躺。
寒来暑往风雨疾,但留遗迹任誉谤。
《西都赋》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一篇大赋。此赋学习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的结构方式,合二为一,又相对独立成篇。内容划分清楚,结构较为合理。从主导思想上说,他不在规模和繁华的程度上贬西都而褒东都,而从礼法的角度,从制度上衡量此前赞美西都者所述西都的壮丽繁华实为奢淫过度,无益于天下。
《西都赋》主要是借西都宾之口渲染夸耀旧日西京的宫室苑囿和奢侈逸乐,明褒而暗讽。此赋为后人呈现了西汉都城繁荣昌盛的景象。长安城的繁华体现在宫殿楼台有形有制,有光有色,地势广路通门,封畿美丽富庶。商业在其中举重若轻,各地的人们来长安经商,在闹市集会。赋中还描写了汉朝四邻臣服朝贡的盛况和天子游猎的盛大场面。汉武帝时代,征服了匈奴,并征服了周围的邻国。汉帝国的版图伸展到东南沿海、岭南西南和东北地区,威势大增,四邻国家都来臣服或通聘。同时,汉天子为了展示狩猎的壮观,通常会同时举行练兵和游行,使得每一次的狩猎都犹如检阅一般壮观盛大。
班固的《西都赋》与《东都赋》合称《两都赋》。
行至汉长安城遗址的城墙东南角下,这里湖面芦苇成荡,游人只能眼观六路,边看脚下修在湖水里的跳岩立柱“路面”,边游目前后左右观览风景。
瞧,透过密密麻麻的芦苇丛,隔湖而望是大风阁西北角;回首左侧,便是修复后的城墙下。不由得令人感叹:巍楼岁月变沧桑,湖中芦苇夏茂荡。
八桥各展秀姿:6.27公里长的水面上,共新建或装饰桥梁8座。8桥风格各异,形态优美,其中尚贤桥、崇威桥均为三联孔拱桥,造型古朴;回澜桥为单孔拱桥,若长虹卧波;虹明桥、玉蜓桥桥身隆起,如半月出水。
刚走过和平桥西头小树林,来到亲水平台上,突闻身之湖北央妙曼乐曲缥缈而来。
但见湖中一股清泉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其下一组组小泉水不断变换着婀娜的形态相和随,壮哉!
湖面音乐喷泉:位于朱宏路西侧的封禅天下景区,南北长度100米,主喷泉高度达60米。喷头平时没在湖面下,启动时,水从湖面喷涌而出,极为壮观。喷泉时长30分钟,共分三个篇章,在电脑控制下能展示多种水幕造型。
汉城湖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是汉武大帝铜像,雕像整体非常的高大雄伟,雕像高度为22米,据说是目前国内最高大的一座皇帝雕像。
与汉武大帝雕像相呼应的为泰山封禅群雕,整体雕塑群面南背北,其中中部马车之上为天子驾御,礼制天子六驭,两侧左文右武官员伴驾,整体给人的感觉威武雄浑、气场十足,展示了一幅汉武盛世泰山封禅的历史性画卷。
被其阵势所震撼,由是歌之,遂作:
汉武大帝泰山封禅纪
古制五载一巡狩,帝王封禅躬泰山。
钦定礼仪九尺台,天子六驭八序还。
率众山东祭昊天,祀地岱阴于肃然。
文治武功雄才展,儒术樾泽剑安边。
汉武大帝像面朝向南,左手扶剑,右手向前推开,充分彰显了汉武大帝一统江山的帝王霸气。
身为汉家儿郎,当作歌颂之。遂作:
汉武大帝纪
景帝刘启第十子,七岁太子排七帝。
二八登基权六九,古稀茂陵孝武祭。
铜板敲制二二米,执剑安边王道施。
樾泽众生推儒术,文治武功昊罔极。
记得多年前,我游运城后土祠时,在祠西侧黄土高崖之巅矗立了一座实木榫卯构造的秋风楼,是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刘彻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听说汾水旁边有火光腾起,就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来祭祀大地。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饮宴,自作《秋风辞》。”刘彻触景生情,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怀佳人兮不能忘”等句,抒发了他渴求“贤才”的愿望。
沿湖跑了大半天,饥肠辘辘,便问询到封禅天下雕塑西面有个南玉丰村卖吃的,就往西侧走去看看吧。
看着村口有家卖浆水包谷面鱼鱼的摊位,老板人也沃野,先吃了一碗,感觉味道不错,就再来了一碗,站起一抹嘴,美!
由此开始沿湖之右岸往南走,欲至大风阁取车回。
离开旅游集散中心来到水车码头。
在汉城湖右岸有两架体型巨大、纯木结构仿制的汉代水车,其中一架水车的直径21米,这个数字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代表着西汉统治了210年;另外一架水车的直径为19.5米,代表着东汉统治了195年。
在花海观鱼观景台,这里池里集中养了好多种类的观赏鱼类,一为放养供游人观赏,二为净化水质。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史记》开创了史书的纪传体,堪称第一部中国通史。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葬于现韩城市芝川镇东南高岗上。
那年,曾冒雨游历司马迁祠,感念斯人不朽之功,遂作:
司马迁祠墓行
夏雨淅淅沐我体,龙亭塬上拜史迁。
韩原故地韩奕坡,太史祠墓西晋建。
八卦砖雕彰铁笔,史记文化刻满园。
高山仰止比仲尼,终极探索髓永攀。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20岁,即怀着考察史迹的壮志,开始了游历生活。司马迁回到长安后,不久即仕为郎中,成为宫廷中的一名官员。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奉命出使西南,到达现在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代表朝廷对这些地区进行安抚。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父职,做了太史令。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问成死罪。按汉代的刑法,可用钱赎,或以腐刑免死。司马迁家贫,无力自赎,又无亲友相救,为了完成《史记》大业,他忍辱接受了腐刑。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汉城湖仿汉建筑大风阁,其为汉城湖的标志性建筑;9层,主体高63.3米的大风阁也是汉城湖俯瞰周边风景的制高点,及塔顶可将汉城湖美景及其汉长安城遗址尽收眼底。
在大风阁内有许多的展厅,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历史,其中有汉代的服饰、军事、典故以及汉代的帝王等历史信息,另外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许多的汉代珍贵文物,可以全方位了解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最北端的封禅广场到最南端的安门广场,弯弯曲曲的小路总长约7公里,快步行走需要约两小时。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汉文化的人,建议你可到汉城湖一游。汉城湖不仅免费游玩,更能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从而很好地领略一番这些美景背后所蕴含的大汉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