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art”的拉丁语起源是“artem”,其意义是 “实用技能、手艺”。拉丁语“artem”在词源上与诸如“arma”等词有关(后来演变为英语的“arm”。换言之,格斗亦是古代看重的核心技能之一)。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逐渐确立了所谓的“七艺”:七种Liberal Arts。其拉丁语Artes Liberales起源于古罗马,指的是对自由公民(liberalis,与工匠或奴隶相对)来说必不可少的教育。这种教育旨在培养能够参与公民生活和治理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七艺”包括较早出现的“三艺”(Trivium):语法、修辞、逻辑,以及稍后出现的“四艺”(Quadrivium):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之上,是作为一切学科之母的哲学。古代的学者们相信哲学和七艺囊括了除启示之外人类有可能获得的全部知识。
推动“七艺”发展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公元4至5世纪西方哲学和神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公元354-430年)。他极其重视七艺的学习,将其与基督教神学相结合,在动荡的中世纪早期起到了保存和传播知识的关键作用,奠定了其后几百年修道院僧侣教育的整体理念。到12至13世纪,以修道院学校为基础的大学开始在欧洲兴起和繁荣(如11世纪末创立的博洛尼亚大学;12世纪创立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这些早期大学都以奥古斯丁的整体教育理念为基础,将课程组织在“七艺”周围,并逐渐形成后来人文教育的基础。我们现在所谓的“Bachelor of Art(文学士)”,就仍然是沿用了 Liberal Arts 的原意。
到14世纪末,Art与绘画雕塑建筑这些门类还没什么关系。这是由于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哲学观点: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不过是完美“理念世界(Forms or Ideas)”的一个虚幻投影,而绘画、雕塑更只是对这一投影的模仿,换言之,是“虚幻的虚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绘画雕塑这些只能算雕虫小技。因此,从古希腊一直到中世纪,绘画雕塑的地位一直都不高。画家和雕刻家,哪怕再高明,也只是工匠而已。
一直要到15世纪上半叶,早期文艺复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论绘画 De Pictura》中,基于其对数学、光学和古典修辞学的研究,为视觉表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理论框架。阿尔贝蒂以及其后几代文艺复兴大师们,越来越多地涉足科学原理,如解剖学、光学和几何学等。他们不断将其绘画、雕塑的实践与科学探究相结合。到了16世纪初,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人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他的巨著《艺苑名人传》中,正式地将绘画雕塑建筑这些技艺纳入Art的范畴,并慢慢地得到了文化界的认同。
17至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美学”这一学科有了长足发展,开始出现了"Fine art"(美术)这个概念,用以描述那些以其美感、创造力和表现力而受到重视的艺术形式。如康德,就是正式将Fine art(德语“schöne Künste”或“schöne Wissenschaften”)一词应用在其学术著作的学者。Fine art广义上泛指含有美学情味和美学价值的活动及其产物,而狭义上通常包括雕塑、绘画、建筑等门类。这个概念一经形成,逐渐沿用至今天。
艺的繁体“藝”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一个人双手捧着一棵树苗的样子。《说文解字》:“藝,種也。”也就是说“藝”最早的意思,是种植。《诗经 唐风 鸨羽》中有:“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意指种植农作物的技能。由于种植庄稼、树木等需要掌握相关的技巧,因此“藝”字逐渐引申为技艺、本领。
到西周时代,“六艺”的说法开始成形。《周礼》中的六艺,指 “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驭马车)、书(书写)、数(算术)”。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教导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就是指“君子”应该掌握的这六种技艺。从这一点上来看,到孔子的时代,“艺”与古罗马所谓的“自由艺术Artes Liberales”,有类似之处:都是贵族或精英阶层子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体系。但周礼“六艺“似乎更偏重于实用技能,而西方的“七艺”形而上的味道更浓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礼的时代,六艺中的“书”,指的是“书写”这个实用技能,而并不是后世所指的 “书法”。“书”这个技艺开始有美学上的觉醒,要到汉代以后,特别是到两晋达到高峰。
到了汉代,“六艺”的内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六种儒家经典《诗》、《书》(这个“书”是指《尚书》,不是书写或者书法)、《礼》、《乐》,《易》,《春秋》被确立成为国家教育的核心。东汉班固在其编纂的《汉书》中首次出现了《艺文志》(可以看作汉代的比较全面的官方图书目录)。除了《汉书》外,“二十四史”中《新唐书》、《宋史》、《明史》都有“艺文志”的编目。而《隋书》、《旧唐书》中用的是“经籍志”的名称,其实内容和“艺文志”是一回事。《汉书 艺文志》中这样描述“六艺”: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
可见,孔子时代的的“六艺”侧重于实用技能的培养;而到了汉代及以后,所谓的儒家“六艺”更侧重于儒家文化经典框架。但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古代,“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完全不是一回事。两汉魏晋以降,中国的书论画论文章著作层出不穷。但这些文章里面,很少会用到“艺”这个字眼。(晚清时期,出现了如刘熙载《艺概》、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等学术文章或著作。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暂时按下不表。)
而我们所用的现在意义上的“艺术”一词,正如同“科学”、“经济”、“共和”、“民族”等等词汇一样,是在晚清至民国期间,从日语传入并融合至现代汉语的。
18-19世纪,日本逐渐开始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在明治维新(1868年)之后,日本政府鼓励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和制度,大量翻译和引入西方知识体系。向西方学习同样发生在艺术领域。日本学者借用了“藝”(gei,意为“技艺”),和“術”(jutsu,意为“方法”或“技术”) 这两个汉字,来意译西方的“Art”概念。后来日语中又有了“芸術”一词,可以看作是“藝術”的变体。但有一些细微差别:“藝術”通常指的是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等;而“芸術”使用更为广泛,涵盖了所有形式的艺术,包括表演艺术(如戏剧、舞蹈)、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大约同一时期,另一個新词“美術”也在日文中出現,作为对于西方“Fine art”概念的意译。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在日本学习,他们接触到了包括“藝術”、“美術”这些新的思想。当他们返回中国时,不仅带回了这些新的词汇和概念,影响更加深远的,是包括绘画、雕塑和音乐在内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