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给全球贸易格局带来的阴霾持续笼罩,以外贸业务为核心的企业备受市场关注。
4月21日下午,南海区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区内众多外贸企业及平台代表,与外贸服务机构、金融机构、进出口商会代表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围桌共议,探讨外贸企业破局良策。
“困难确实存在,但我们信心更足。”
据了解,美国曾是南海对外贸易的关键市场,但近年来其份额呈持续下滑态势。面对当前频繁变动的贸易政策,南海企业更是全面加速“去单一化”市场布局。
“美国不是唯一的市场。”佛山市歌纳卫浴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间贤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共识。该公司深耕外贸领域25年,涉足美国市场也有近20年的时间,且在美市场占比曾一度占其外贸市场的50%以上。在美国释放加征关税信号后,公司迅速调整战略,通过打造自主品牌、发展跨境电商直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举措,将美国市场份额逐步转移至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总裁崔彦昭表示,尽管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占比仅10%,但仍对美国市场保持风险意识。特别是在去年美国大选前,企业就已关注到关税问题,提前制定应对预案,通过拓展其他业务增长点弥补潜在损失。
“困难确实存在,但我们信心更足。”南海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佛山市三乔焊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灿根表示,尽管当前紧张的国际局势给外贸企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但南海企业普遍展现出积极应对姿态。三乔焊接正全力开拓本土市场,充分利用国家消费补贴等利好政策,弥补外贸市场流失的份额,通过国内内循环实现发展。
同样看好国内市场的还有深耕铝型材行业31年的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国内内销为主,占比约80%,外销占比20%。公司国际经营部总经理林润区介绍,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调整海外市场布局,逐步降低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目前,由于公司并未将美国作为主要市场,因此近几年国际贸易冲突对其直接订单的影响不大。接下来,企业将继续深耕拉美、非洲以及亚洲市场,以避开直接竞争。
“没有一劳永逸的市场”
在南海,还有不少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优势与强大的生产实力,无惧进出口关税壁垒这一“拦路虎”。
广东水晶岛智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过技术突围抢占市场先机的典型案例。在其所处行业中,美国曾一度独占全球高端电控系统的供应市场。4年前,企业就敏锐察觉到了市场风向的异动和供应风险,随即组织国内部分院校及自身研发团队,开始攻坚水疗设备电控系统技术难题。
如今,该企业凭借6项全球专利及全球最高等级的CC认证,不仅成功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也确保了企业在当前局势下,非美市场均能保持正常经营。
“关税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佛山市宜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谭俊表示,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是美国不具备建设同类工厂的条件。
“经测算,即便加上关税后产品运往美国,我们的生产成本仍低于美国本土生产,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和底气所在。”宜奥科技在多年前就实施了国内国外双循环布局,并不断加大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与投入力度。“没有一劳永逸的市场,企业必须多维度、多方面拓展销售渠道。”谭俊说。
宜奥科技数字化仓储。
“南海永远联通四大洋”
南海不仅汇聚了众多实力强劲的外贸企业,还孕育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外贸平台与专业服务机构,如国际陆港、南海集优采购平台、金沙洲国际采购中心、南海出海企业服务中心等,成为当下外贸生态链上的关键节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东省智慧陆港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子兴介绍,佛山国际陆港将持续释放“磁吸效应”,力促重点电商企业及电商平台落户南海。目前,拼多多海外仓、天猫国际、得物全球购等知名电商平台已相继或即将入驻其物流园区。他建议,应进一步强化制造业与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度融合,激励制造业企业积极拥抱电商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平台与南海产业带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互动,为南海外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佛山国际陆港。
佛山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信枝表示,针对2025年国际形势变化引发的关税调整、汇率波动、商品成本波动等因素,公司已提前谋划、科学部署,积极调整本年度发展规划。他透露,公司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于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设立海外共享仓库,以此辐射周边各国业务和客户,搭建跨国进出口商品合作桥梁,更精准地把握各国政策信息和市场需求。
南商出海企业服务中心总经理张玲向企业介绍,南商企服正在构建境内境外双边出海服务地图,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一方面,积极与当地已落地的国央企和成熟企业开展深度对接;另一方面,加强与当地商协会、侨胞及市场资源的联系,为南海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全方位的资源链接和市场分析支持,助力企业在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
“南海永远联通四大洋!”南海区区长王勇在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地说道。他表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背景下,企业保持理性和增强信心是关键,既要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又要避免情绪化的决策。他勉励外贸企业要激起斗志,沉着应对,采取异地清货、研产拆分、转战内销等策略。同时,南海政企要保持高度联动,通过畅通销售渠道、文化创新赋能、稳岗留人政策以及集采扩容等措施,帮助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稳定经营,实现共赢。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轶彤 通讯员梁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