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汇国际视点|《反快时尚》法案不应成为中法自由贸易绊脚石

日期:2025-04-01 02:04:00

3月19日,法国参议院委员会一致通过由“地平线党”国会议员提出的《反快时尚》法案,意图对纺织行业线上时尚平台交易加大监管。一年前该法案在法国国民议会已经投票通过,此后一直被搁置。据悉,参议院或将于5月中旬对修订后的法案进行辩论。根据法案,未来法国将对快时尚企业按服装件数征收递进式罚金,2030年将达到每件10欧元。同时,该法案禁止相关线上时尚平台发布“网红”代言的促销广告。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该法案被认为指向中国两大线上时尚平台Shein和Temu,背离了法国外长巴罗近日访华时提出的“支持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

如何定义“快时尚”产业是国际贸易领域一直争论的话题。该法案首次提出将品牌在特定销售周期内推出的新款数量定义为关键指标。据统计,Shein、Temu等中国快时尚企业日均推出4700个新款式,而欧洲品牌Zara、H&M等则因产品迭代周期较长,年均推出约1.2万个新款。由此可见,法案中的这一动态标准,既避免伤及法国和欧洲传统快时尚品牌,又为持续监管中企提供了法律政策工具。这种分层监管折射出欧洲产业保护逻辑,明显涉嫌违反WTO非歧视原则。

有法国共和党议员称:“这让我们可以精准打击Shein和Temu这两家中国线上巨头,它们是优先目标。”不仅如此,该议员还希望豁免法国和欧洲品牌,尤其是Zara和H&M,尽管它们的商业模式也曾受到质疑。

受到保护的还有法国二手商品平台Vinted。法案支持者称,对快时尚产业增收罚金,对购买二手商品给予补贴,能够推动可持续消费;批评者认为罚金是一种“不公平税收”,将加重贫困人群负担,限制其获得平价时尚。据悉,2023年,Shein在法国市场份额达到13%,年销售额近320亿美元,其单品均价7欧元的低价策略吸引大量普通消费者。

舆论普遍认为,初版法案中全面禁止快时尚广告是一种“极端”的侵犯商业自由的行为,Shein高度依赖数字化营销模式,广告禁令将对其业务形成重创。此外,法案并未解决纺织业过度生产、供应链污染等核心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消费者可能通过欧盟内部跨境购物规避罚款,法国难以追踪并对其征税。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该法案忽视生产端革新,仅聚焦消费端惩罚,极有可能强化欧洲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根据欧洲环境署的数据,时尚行业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法国每年市场上流通的服装、家用纺织品和鞋类总量约为26亿件,相当于62.4万吨。虽然H&M宣称2030年将实现100%再生材料,但其供应链碳足迹仍是Shein的1.8倍。法国每年回收的23万吨纺织品中仅有34%实现了再利用。此外,法案提出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需要配套投资15亿欧元的分拣设施,鉴于当前法国政府预算仅覆盖相关费用的三分之一,措施将很难落实。

本质而言,法国加紧立法限制中国对欧线上时尚交易,是在新一轮的地缘经济博弈中构建数字贸易壁垒的体现。所谓中国电商平台影响欧盟数据安全的问题被认为是欧洲议会在跨境电商平台交流中的核心关切。中企依托跨境电商实现实时需求预测、72小时柔性生产与跨境小包直邮的闭环。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2023年,Shein在法国用户达到1200万,其日均1.5万单的跨境包裹量远超海关传统监管能力。

在这一压力下,法国通过《反快时尚》法案本质上是数字时代全球价值链重构下的一次实验,其后续发展将深刻影响中欧在绿色贸易规则制定权上的博弈格局。中法此前建立了“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形成深度交融合作格局。鉴于两国都支持自由贸易,中法应以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反快时尚》法案不应成为中法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的绊脚石。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英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特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