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触电新闻4月8日报道,广东省云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三大队交警近日发现一男子在高速上边开着智能驾驶边睡觉,开车过程持续一个多小时,行程超过100公里,同时是超速驾驶,所幸没有造成交通事故。
另据上游新闻报道,4月2日,江苏的陈女士发布视频称,她于当天搭乘嘀嗒顺风车从江苏南通市前往苏州市时,发现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频繁脱手驾驶,有剪指甲、抽烟等行为。陈女士回忆,当天她的行程超150公里,全程耗时约2小时。在途经G15沈海高速时,坐在副驾睡觉的她被一阵剪指甲的声音吵醒。“一睁眼,就发现司机双手多次离开方向盘,正在剪指甲。”看到此情形,陈女士惊出一身冷汗。“脱手时间每次约20秒,待车辆安全系统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后,司机会短暂手扶一下方向盘,待声音停止又继续脱手操作。”
4月6日早高峰期间,南京交警八大队民警在雨花台区执勤时,发现一名驾驶员赵某在右转通过路口时双手脱离方向盘操作手机。
经查,赵某开启了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并以此为由“解放双手”发送语音消息。交警现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指出“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驾驶时需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由于赵某系初犯,警方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其处以警告处理,未进行扣分或罚款。
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 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将驾驶自动化分为五级,尽管名称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一致:0-2级均为驾驶辅助阶段,即“人机共驾”模式,驾驶员仍为驾驶主体,系统仅起到辅助作用。
当前车企所能实现的“智驾”还达不到无人驾驶安全级别,距离L5级的“完全自动”尚有较大差距。随着智能汽车普及,安全驾驶的核心理念仍需坚守。公众期待相关部门和企业以透明调查和严格规范回应关切,共同推动智能出行健康发展。同时,驾驶者要警醒,不能在车子出事之前大肆炫耀“解放双手”“放飞自我”,出了事故以后又完全甩锅给智能驾驶技术。
交警提醒: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不能盲目信任、过度依赖“辅助驾驶”。
来源/触电新闻、上游新闻、齐鲁壹点、北京日报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