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法学系组织学员展开一场辩论赛,双方辩手围绕“见义勇为者应不应当为其造成的损害承担法律责任”主题展开激烈辩论。辩论结束,学员们在教员带领下现场复盘,大家对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该学院优化教学模式,以实景教学提升育人质效的一个缩影。
“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存在‘重灌输轻阐释、重理论轻实操’等问题。”该学院领导介绍,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热情,他们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实景教学场景,通过组织辩论赛、“模拟法庭”、学术沙龙、观摩庭审等活动,让学员据情分析、依案判断,在思想交锋、知识共享、观点碰撞中,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育人质效。
“现在开庭,核对当事人信息……”笔者在该学院组织的“模拟法庭”上看到,学员们按流程组织“庭审”,控诉、调查、举证、辩论、判决等庭审环节环环相扣。学员分别扮演法庭各种角色,根据“案情”有序推进,发言精彩、举证客观,让人仿佛置身真实庭审现场。
“之前觉得法律条文学习比较枯燥,有时提不起兴趣,学院开展的实景教学,引导我们主动思考、大胆实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学好法律条文的重要性,激发了大家自主学习的热情。”“庭审”结束,学员唐兆麒有感而发。
“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实景教学寓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于一体,能有效检验学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加速将理论向能力转化。”该学院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结合育人实际继续优化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研学路径,让学员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刚彦、毛晓宁)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