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筱晗 通讯员 周强 王浩源
4月8日,春风和煦,走进获嘉县共产主义渠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照镜镇309省道施工现场,十余台挖掘机铁臂挥舞,数位工人正紧张地进行给水工程灌溉管铺设作业,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获嘉县共产主义渠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总长度7.76千米,总投资超4300万元。”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三所副所长刘攀峰介绍,该项目主要围绕河岸缓冲区生态修复、河道基底生态修复和人工湿地建设三项重点工作进行施工改造。
“目前剩余涵管的土方回填工作已基本完成,水生植物工程苗木供应单位已经确定,正在开展水生植物种植前最后的准备工作。”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怀强说,项目生态湿地建设的面积为16.56公顷,利用浅水人工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类似于天然湿地系统的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转移到湿地系统的物质循环链当中,对其进行固化和降解,从而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
据介绍,共产主义渠原河道生态功能缺失,河流两岸面源污染随降雨、径流等汇入河流水体,影响河流水质,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通过缓冲带布置在河流两岸岸坡与岸顶的植物措施,建立河道生态屏障,对雨水进行过滤、初步净化后排入河道,同时可以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刘攀峰说,该项目河道基底修复长度为7.76km,对河道基底进行清淤、平整等处理,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构建水生生物群落,包括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水生动植物等,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不负春日好时光,凝心聚力加油干。项目组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在治理范围内的多个工作面同时开展施工作业,自去年10月开工以来,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已累计投入20余名技术人员,超50台挖机,多台铲车及运输车。目前河道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生态护岸工程已完成71.3%,湿地连通管涵工程已完成87%,生态缓冲带工程已完成23.2%,施工完成工作量约占总工程量的60%。项目预计今年7月中旬全部施工完成。
“当前地质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已从之前单一性工作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性生态修复进行转变,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攀峰说,“以咱们这个项目为例,整体完工后,将对下游省控断面西永康和国控断面卫辉下马营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能够增加植被面积,提升生物多样性,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从而实现人居环境的有效改善。”
刘怀强说:“通过项目施工,不仅拓宽了主河道,还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美化了周围景观,昔日狭窄河道,正蜕变为生态景观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幸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