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事件: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进入操作实施阶段。
本次《方案》明确提出,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做好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实现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点评:我国是全球水泥第一制造大国,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此次碳市场扩围,将显著增强强制减排机制对碳排放总量的覆盖比例。
纳入全国碳市场,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落后产能将进一步被淘汰,机遇在于相关企业的碳核算数据和碳交易成果在国际市场上更具可信度和可比性。这既有助于企业参与国际绿色供应链,还可以增强行业及下游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从整体来看,此次碳市场扩围将推动重点排放行业碳达峰以及稳步、高质量的减量过程;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的加入,也将增强全国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预包装食品将禁用“零添加”等标签
事件: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对多种类型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及指标单位作出规定,对食品保质期的标注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的指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项规定给相关企业留出两年过渡期,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
点评:近年来,在烘焙品、调味品、酸奶、饮料等多个食品细分市场,“零添加”标签十分常见。一来,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饮食有了更高要求,越来越关注食品中所包含的各种成分。从健康角度来说,较少添加剂和无添加剂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选择。另一方面,一些品牌抓住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发关注的心理,以“零添加”为营销点来扩大知名度和市场规模。过去几年间,“零添加”概念商品数量快速增长。
不过,“零添加”并非判断商品好坏的金标准。合理使用添加剂本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常见现象,一些虚假“零添加“则更是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次新规出台,将会倒逼相关企业和行业从“话术营销”回归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来。例如从原料溯源、功能属性、工艺突破等方面寻找与竞争者的差异之处。此外,通过对新规的讨论,消费者也会对所谓“零添加”有更清醒的认识,相关各方应适时加大对合理添加剂的科普,让消费者形成更理性的食品安全观念。
两家企业合作推进“民航+低空出行”场景落地
事件:3月25日,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通航投资公司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签署仪式。后续,双方将携手推进“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的落地,并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飞测试、飞机维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低空经济产业打造全新蓝图。
据悉,双方将深度融合沃飞长空的产品研发适航能力与四川航空的体系化运营优势,率先在飞行测试、设施运营、场景拓展、人才培养、维修保障、实体运营等6大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速eVTOL的商用落地进程。
点评:2025年被称为低空经济爆发的“前夜”。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或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另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年新增eVTOL需求将突破1.2万台,覆盖城内通勤、城际交通、私人出行、观光旅游、医疗与消防救援、警务安防六大场景。
此次合作将为eVTOL产业带来航空制造、维修、运营服务等丰富资源和成熟经验,为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一方面是国内领先的eVTOL主机厂瞄准未来城市低空应用场景,叠加民航运营场域,开创性地在国内验证了eVTOL产品的商业可行性,为行业注入更清晰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是四川航空前瞻性布局低空出行市场,与链主企业合作打造“民航+低空出行"的联程服务,为城市出行提供更多可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