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银证券汇远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2024年保持了份额稳定,净资产与净利润实现增长,同时管理费等费用支出也有相应变化。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增长,资产净值上升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2024年,中银证券汇远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本期利润为5,943,858.96元,较2023年的3,856,143.86元增长54.14%。本期已实现收益为2,207,589.92元,而2023年为 - 4,591,186.14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年份 | 本期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5,943,858.96 | 54.14% | 2,207,589.92 | 扭亏为盈 |
2023年 | 3,856,143.86 | - | - 4,591,186.14 | - |
期末资产净值与份额净值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219,496,697.87元,相比2023年末的213,552,838.91元,增长2.78%。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975元,高于2023年末的1.0678元。
年份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同比变化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219,496,697.87 | 2.78% | 1.0975 | 2.78% |
2023年 | 213,552,838.91 | - | 1.0678 | - |
基金净值表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过去一年,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78%,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98%,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20%。过去三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7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69%,跑输0.94%。
阶段 | 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
过去一年 | 2.78 | 4.98 | - 2.20 |
过去三年 | 6.75 | 7.69 | - 0.94 |
净值表现分析
从数据来看,该基金在过去一年和三年的时间里,未能达到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水平,反映出基金在投资策略或资产配置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投资者需关注其后续调整。
投资策略与运作:聚焦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投资策略
2024年央行货币政策框架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整体走牛。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以追求获得稳健收益。
市场环境与应对
一季度债券供给节奏偏慢,资产荒延续,推动债市走强;二季度央行提示长债利率风险,债券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三季度债市波动较大,7月央行年内首次宣布下调OMO利率10bp,债市持续对降息预期进行定价;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强预期回归理性,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市抢跑交易降息预期,推动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基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坚持既定投资策略。
业绩表现归因:多因素影响收益水平
收益来源分析
2024年投资收益为3,166,480.51元,其中债券投资收益为3,166,480.51元,主要源于债券利息收入5,398,590.51元以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 - 2,232,11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736,269.04元,共同推动了本期利润的增长。
项目 | 金额(元) | 说明 |
---|---|---|
投资收益 | 3,166,480.51 | 主要为债券投资收益 |
债券利息收入 | 5,398,590.51 | 债券投资收益组成部分 |
买卖债券差价收入 | - 2,232,110.00 | 债券投资收益组成部分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3,736,269.04 | 对本期利润有重要贡献 |
业绩影响因素
虽然基金在债券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收益,但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可能是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把握不够精准,或在债券品种选择和配置比例上有待优化。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关注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与市场形势
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推动国内经济复苏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当前债市收益率水平已行至低位,交易博弈行为会加大市场波动,国内经济复苏的强度、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将对债券市场的方向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对基金影响
基金管理人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争取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投资者也应基于此做好风险评估和投资规划。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稳定
管理人报酬与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646,881.46元,较2023年的650,620.71元略有下降,降幅为0.58%。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194,056.46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452,825.00元。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同比变化 | 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 |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 |
---|---|---|---|---|
2024年 | 646,881.46 | - 0.58% | 194,056.46 | 452,825.00 |
2023年 | 650,620.71 | - | 195,176.48 | 455,444.23 |
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215,627.21元,与2023年的216,873.52元相比,下降0.57%。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10%的年费率计提。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215,627.21 | - 0.57% |
2023年 | 216,873.52 | - |
交易与关联交易:无重大关联交易
交易费用
2024年交易费用主要体现在其他费用中的审计费用35,344.00元、信息披露费120,000.00元等,共计176,544.00元,较2023年的154,000.00元增长14.64%。
年份 | 审计费用(元) | 信息披露费(元) | 其他费用总计(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35,344.00 | 120,000.00 | 176,544.00 | 14.64% |
2023年 | 16,000.00 | 120,000.00 | 154,000.00 | - |
关联交易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及上年度可比期间未有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股票、债券、权证交易及债券回购交易,也未有应支付关联方的佣金,未与关联方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债券(含回购)交易,未在承销期内参与关联方承销的证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投资组合:债券投资主导
资产组合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95.30%,金额为209,394,823.50元,全部为债券投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4.70%,金额为10,330,932.82元。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
---|---|---|
固定收益投资(债券) | 209,394,823.50 | 95.30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10,330,932.82 | 4.70 |
债券投资组合
债券投资组合中,金融债券占比90.65%,金额为198,967,242.13元,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占比90.65%;中期票据占比4.75%,金额为10,427,581.37元。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金融债券 | 198,967,242.13 | 90.65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198,967,242.13 | 90.65 |
中期票据 | 10,427,581.37 | 4.75 |
基金份额持有人:结构稳定,机构主导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01户,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为995,029.25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为200,000,879.94份,占总份额比例100.00%,无个人投资者持有。与前期相比,持有人结构保持稳定。
持有人类别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机构投资者 | 200,000,879.94 | 100.00 |
个人投资者 | - | - |
管理人从业人员持有情况
本报告期末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未持有本基金,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及本基金基金经理也未持有本基金。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保持稳定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200,000,879.94份,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总赎回份额及拆分变动份额均为0,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仍为200,000,879.94份,份额保持稳定。
时间 | 基金份额总额(份) | 申购份额(份) | 赎回份额(份) | 拆分变动份额(份) |
---|---|---|---|---|
期初 | 200,000,879.94 | 0 | 0 | 0 |
期末 | 200,000,879.94 | 0 | 0 | 0 |
风险提示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