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内卷与躺平成为时代情绪的两极,关于美团骑手的数据谣言恰似一面社会镜子:月均千元收入的传言折射着对底层生存的焦虑,5100万骑手规模的误读映射着对就业挤压的恐慌,而高学历人才送外卖的叙事则刺痛着教育投资的认知神经……经深入调查,这些消息大多是不实谣言,背后存在诸多误解。当破解这些数字迷雾,真实的美团骑手生态正经历着从被凝视到被理解的蜕变。
“骑手收入不足1000元”这一说法源于对美团内部数据的片面解读。美团内部一封员工家信中披露2023年有745万骑手获得800多亿报酬,部分网友简单用除法算出骑手收入800多元。但美团研究院指出,745万骑手中近一半接单天数不足30天,很多人将跑单作为过渡性工作,真正高频跑单骑手仅约80万人。实际上,美团骑手收入因地区、接单量和个人努力程度而异,普遍高于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一线城市骑手收入达一万元以上并非难事,最低线城市骑手收入也在5550元以上,在当地已相当可观。
“美团骑手总数高达5100万”的说法更是离谱。美团官方已否认这一数据真实性,去年全年有过送单记录的骑手总数仅为745万。该谣言起源于一个小红书账号发布的未经证实信息,随后被大量小号疯狂转发,造成广泛误解。
“美团骑手中包含30万本科生和8万硕士生”也是流传已久的谣言。上海官方早在2022年就已辟谣,学历需学信网认证,美团平台也从未公布过此类官方数据。此谣言可能是此前几个外卖平台若干年前的问卷抽样数据被移花接木所致。
美团作为外卖行业领军企业,为大量骑手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骑手可根据自身时间和能力选择接单量,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同时,美团为骑手提供完善培训体系和保障措施,确保骑手合法权益。
这些骑手收入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反映出部分网友在信息传播时缺乏理性思考和核实精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容易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对于公众而言,应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从美团骑手这一群体来看,他们为城市的生活便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骑手们都奔波在大街小巷,将一份份美食送到人们手中。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收入,值得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美团在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众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紧张的情况下,美团骑手岗位成为许多人过渡和维持生计的选择。它为那些暂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灵活且收入可观的就业平台。
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美团骑手群体和相关事件。不信谣、不传谣,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美团骑手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