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找准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就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党员干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要主动沉下去、用心挖潜力,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要让“土特产”成为“金饭碗”,还需要以数字、文创、乡愁、人才等赋能,既因地制宜,又不走寻常路,实现“土特产”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讲出不一样的特色产业故事,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
深挖“土”,形成乡村振兴新优势。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这既是千差万别的地域优势,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土壤、水质、历史人文传承、技术等存在巨大差异,“土特产”类型繁杂多样,这是乡村振兴的新优势,更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关键在深挖“土”,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方能把乡村自身优势发挥好。
做精“特”,选准乡村振兴突破口。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关键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这就需要让每一分“土特产”都能承载乡愁,唤起思乡之情,看见广阔的消费市场。“土特产”的亮点在“特”,既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也注重别具一格,跳出本地看本地,增强特色产业辨识度、发展力,方能找准突破口,让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好口碑,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做强“产”,爆发乡村振兴大能量。要让“土特产”成为“大产业”,形成集群,就需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促进产业振兴,爆发大能量,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关键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坚持“抱团发展”思维,拓宽“土特产”发展视野和空间,实现特色产业的全链条升级,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希望田野尝到产业发展“甜头”。(高洋)
编辑:杨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