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对一线城市有哪几个是有共识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早在2017年,北京、上海就在“城市总体规划2035”中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超高定位。
北京拿下“四个中心”——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拿下“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深圳的定位有何不同?
同为一线城市,一个是省会,一个是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35”,一个侧重于综合门户功能,一个聚焦于经济及科技创新。
过去几年,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4万亿级城市,北京、上海一直在控制人口上限,目的是提高人口质量,而不是总量。
根据官方数据,从2016到2022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六连降。上海从2017到2021年,常住人口也只是小幅上扬,2022年因为特殊原因出现了首次下降。
广州和深圳就没这样的限制,人口一直都是净流入,尤其深圳,最大的成功就是利用四十年,疯狂吸纳人口,快速成为了一座超级城市。
2023年,一线城市人口由降全面转增,上海、深圳人口增量超10万,深圳增量最高,广州增加9.3万人,北京增长1.5万人。
什么原因?一方面是落户政策放宽,抢夺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是年轻人逃离大城市之后,发现小城市根本没有就业机会,又跑回大城市。
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新一线城市,以前也叫做核心二线城市。说到这里必须提到“城市群”这个概念,这两年正在中国迅速普及。
在最初确定的国家级城市群中,只有3个——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又增加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达到5个,而十三五”规划中对城市群的格局基本定了调,进入国家视野的城市群共19个。
核心二线城市,其实就是从这些城市群中脱颖而出的。
为什么会出现虹吸现象?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高度集中,经济发展严重不均匀,还有就是公共交通的发达,让人口融合越来越容易,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会追随着就业机会,涌入这些充满机遇,相对平等的大型城市。
其中省会对省内其他城市的虹吸最明显。
成都、武汉、西安是省会首位度排名前三的城市,省内的有钱人,都想在省会买一套房子,安顿孩子。
除此之外,长春、长沙、太原、昆明、银川都算得上是吸血省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口大增、人口占全省比重不断增加。
其次是区域中心对整个区域的虹吸。比如西南核心成都,就在虹吸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省份,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13.5万,在20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人口增量排名第一。
西北核心西安,对新疆、甘肃、青宁、内蒙古、河南和山西的虹吸也非常突出。
吸人大户还有几个非省会城市,包括广东深圳、江苏苏州、福建厦门,它们在经济发展上各有特点。
结合人口、经济、资源、影响力,成都、杭州、重庆、苏州、武汉、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宁波、青岛、合肥、厦门更符合新一线城市的头衔。
为什么突然对城市进行排名分类了?
大家还记得地产行业的一句金句: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今年十一楼市这波行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为了抢人,在买房落户上撕了一个口子,成交量马上就反弹起来了,暂且不管这一针能管多久,但外地购买力对房价是有明显支撑的。
有人说,谁稀罕去上海!想往上海挤的人太多了,10月份二手房成交总量有希望突破20000套。
后面还会有政策,毕竟当下大城市不生产人口,只虹吸人口。
新一线城市政策力度虽然不够大,但热度还是起来了,不管下面小弟死活,先自己活下来。
反观人口不断流出的二三四五线城市,虽然价格没有大跌,但流动性存在严重问题,没人买呀!
政策刺激不管用了,就剩降价这一条路,问题是谁都不敢开这一枪,怕后果不可承受,小船扛不住大风浪。
最近很多人在谈人口迁移,用日本和韩国做例子,提到东京吸纳了全日本33%的人口,首尔吸纳了全韩国20%的人口。
从某种程度说,把它们看成我们两个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