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行贿罪

日期:2025-01-09 13:12:45

行贿罪是指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这一行为可以发生在经济往来中,也可以是在其他场合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行贿罪的主要特征包括:

主观方面:

行为人行贿是出于故意,目的是为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客观方面:

行为上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金钱、贵重物品或其他形式的贿赂,以影响其决策或行为。

不正当利益:

这包括获得的利益本身不正当,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而谋取的不确定利益,这种利益需要通过竞争获得。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的具体定义和处罚标准有明确规定。

量刑标准:

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构成行贿罪,应予立案追诉。此外,如果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具有其他特定情形(如向多人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是因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并且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那么这种行为不以行贿罪论处。

综上所述,行贿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也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法律,防止和打击行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