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些世界级文化遗产“不可逆毁坏”

日期:2025-04-01 21:48:00

“那大蒜香料的味道,那棕榈树尖的阳光,那塔顶的风铃声。啊,曼德勒之路。”英国作家吉卜林曾用浪漫的文字这样写道。

然而,就在这次发生于3月28日的缅甸7.9级地震中,曼德勒的阳光被腾起的烟尘掩盖,许多寺庙的塔顶断裂了。

马哈穆尼寺一处震后损坏的建筑。图/IC


历史的伤痕

“芒市”是一位来自安徽的旅游博主,3月12日开始在缅甸旅游,一路走过仰光、内维桑、勃生、内比都、蒲甘和眉谬。3月27日晚,他来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28日中午,他去了距离曼德勒11公里的乌本桥。

乌本桥横跨东塔曼湖,有170多年历史,被视为全世界最古老和最长的柚木桥。它的落日剪影曾出现在孤独星球《东南亚》的封面上,是每个造访曼德勒的游客必游之处。

这天,“芒市”从乌本桥的一头开始走,一边看桥体上古老的柚木一边心生感触,“这都是历史的痕迹呀”。他做过功课,知道这些柚木来自缅甸阿瓦王朝的老皇宫。走在乌本桥上,看不到外国游客,都是本地人。就好像不是在乌本桥上旅游,而是在体验、了解、观察本地人的生活。

走完了这条1.2公里长的柚木桥,他准备回程。在沥青马路上,他刚走了一两百米,大地震就降临了。那一刻地动山摇,他身边有围墙垮掉,不远处有房屋倒塌,灰尘滚滚。

地震后,“芒市”马上去看乌本桥怎样了。走上乌本桥,他看到湖里的鱼翻出了水面,岸上的船被震到了水里。这时余震来了,桥体开始左右摇晃,他马上趴在了桥边的柱子上。等余震过去,他低头一看,桥下的地面裂开了一大道口子。

“乌本桥经历过很多次地震,还是比较稳定的。”“芒市”发现乌本桥的一处桥面因地震出现了倾斜,一处钢筋混凝土柱子倾斜了,但整体完好,没有坍塌。此时,很多游客都不敢上桥了,在桥下涉水过河。

惊魂稍定,“芒市”回到市区,去看位于市中心的曼德勒皇宫。这里是曼德勒的一个地标,也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宫殿,包括广场、花园、护城河在内总占地面积为400万平方米。老皇宫经历过第三次英缅战争和二战,英国人闯进来过,日本人占领过,最后被盟军轰炸摧毁。如今的皇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的,每当夜色四合,皇宫的尖顶塔楼就会亮灯,和护城河一起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

“芒市”没能进入皇宫。因为地震,皇宫已不再对外开放。他走到皇宫南门,看到地震后南门的桥受损严重,城墙局部开裂。

一些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图片显示,皇宫的一座塔楼出现了严重倾斜。

旅行博主“环球野哥”在地震前一天刚去过曼德勒皇宫。他买的是曼德勒二日游旅游通票,售价1.5万基亚(约合人民币50元),可以玩包括曼德勒皇宫和乌本桥在内的5个景点。他看到皇宫的一些地方长满了杂草,游客寥寥无几,政府还在复原更多的宫殿。“我觉得现在的政府没有能力把它都复原好了。没有游客,它是没有收入的。”他说。

地震后,“芒市”还路过了曼德勒的多个寺庙。在有的寺庙,他看到围墙坍塌,粉碎的红砖掉落一地,寺庙主体下陷。有媒体报道,曼德勒有240年历史的马哈穆尼寺在地震中倒塌,成为一片废墟。马哈穆尼寺是重要的佛教朝圣地,寺中供奉的那尊据称由释迦牟尼见证制成的4米高佛像,受损情况尚且未知。

上图:3月28日中午地震时,乌本桥桥体摇晃,一些在桥上的行人蹲坐着不敢动。视频截图/芒市 下图:地震后受损的曼德勒皇宫围墙。图/新华

带着伤痛活下去

包括曼德勒瑞南多寺庙等在内的贡榜王朝木构建筑,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瑞南多寺庙在曼德勒山下,建于1880年,由纯柚木打造,建筑极为精美。目前,瑞南多寺庙的受损情况尚未可知。

缅甸目前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蒲甘和骠国古城。其中蒲甘作为文化遗址,有着与柬埔寨吴哥窟齐名的知名度,堪称缅甸的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这里曾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蒲甘王朝的都城,在11世纪到13世纪的巅峰期有超过1万座佛塔,现存2200座。在日出时分坐上热气球,越过平原雾霭俯瞰蒲甘的大小佛塔和伊洛瓦底江,是许多旅行爱好者人生旅行清单中的一项。

蒲甘经历过多次地震,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的6.8级地震,当时震中距离蒲甘40公里,蒲甘的400多座佛塔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坏。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参与了蒲甘佛塔震后勘察评估,该所官网文章显示,蒲甘最高佛教建筑、建于1144年的他冰瑜佛塔“主塔三层以上结构部分损毁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亟须开展保护修复”。次年,中缅签署开展蒲甘古迹震后修复备忘录。2018年,中缅合作修复蒲甘佛塔项目正式启动。

这次缅甸之旅中,“芒市”在蒲甘待了四天。他发现,出于保护遗迹的原因,蒲甘的佛塔绝大部分都不能爬了。他在蒲甘看了日出日落和热气球升空,也去看了他冰瑜佛塔。“特别古老,非常震撼。”他说。塔下的小洞内,还有很多休息和做生意的人们,感觉人与文物的距离很近。

此次地震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吴沄对媒体表示,他冰瑜佛塔安然无恙。但根据网上的震后视频,蒲甘一些佛塔坍塌严重,砖块散落一地。另有媒体报道,蒲甘近200座古代佛塔和寺庙在此次地震中严重受损,部分建筑完全坍塌,壁画与佛像遭到“不可逆毁坏”。

缅甸内比都多处佛塔出现毁损。图/视觉中国


就“芒市”一路所见,蒲甘地区很贫困,许多路还是土路,没有铺上沥青。“如果这次地震再损毁很多佛塔,修复的时候,他们没有财力了。”“芒市”说。

缅甸的中部和北部被称为“上缅甸”,与南部的“下缅甸”对应。包括实皆、敏贡、曼德勒等在内的上缅甸古代城市,在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实皆古城距离曼德勒16公里,建于14世纪,在18世纪曾短暂地成为掸族王国首都;敏贡古城为贡榜王朝第六任皇帝波道帕耶所建, 距离曼德勒市约11公里。

实皆就是此次7.9级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实际上,有一个术语就叫“实皆断裂带”——它纵贯1200多公里,穿过曼德勒、因瓦、实皆等地,被认为是缅甸活动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孕震断层。

这条地震带上的文物古建,命运从来多舛。敏贡古城中,始建于1790年的敏贡佛塔是世界上最大的砖体佛塔建筑遗址,高50米,宽72米。佛塔经历多次地震,在1839年的阿瓦地震中受损尤其严重,塔身上出现了深深的裂缝,这反倒给其带来了一种残缺美。此次地震后,敏贡佛塔又出现了严重裂缝。

敏贡古城中的辛比梅佛塔一直因通体雪白、层层装饰如奶油而被称为“奶油蛋糕塔”。此次地震后,辛比梅佛塔受损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图片显示其顶部坍塌,大量红色碎砖掉落在了白色塔面。

2024年,因瓦古城启动了申遗。它曾是缅甸因瓦王朝的国都,位于曼德勒市郊。根据缅甸媒体报道,因瓦古城古文化遗产区占地18平方公里,有961座古佛塔和宗教建筑,在19世纪30年代因地震被废弃。古城中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寺庙是马哈昂美寺,寺庙有七层,为砖体建筑,砖体上有精美雕花。它曾在19世纪30年代的地震中损毁,又在30多年后被重建,被认为是贡榜王朝19世纪建筑的代表之作。此次地震后,马哈昂美寺出现大面积坍塌,寺庙上原有的精美雕花已经荡然无存。

在这次大地震中,曼德勒街头的一个画面让“芒市”印象深刻。在一个倒塌的房子旁边,一个水果摊开张了。“生活还得过下去。”他说。遗迹也是如此,也和人一样,得带着伤痛活下去。

对很多游客来说,敏贡佛塔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地震裂痕,还有从以前的地震中幸存的石狮。它们是佛塔的保护狮,头与身体早已断裂,但身体部分仍然坚强矗立。

在灾难面前,文明显得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坚韧。

作者:许简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