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在郯城县李庄镇,山东大将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通过数字大屏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包装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这里,1200多个家庭,品味着“稳稳的幸福”。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生产的华丽转身,成为带动当地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标杆企业。
传统产业的新生:技术改造激活发展动能
陶瓷产业作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曾长期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瓶颈。大将军却通过持续地技术改造,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先后投入5.2亿元建设4条现代化生产线,产品涵盖地板砖、内墙砖、全瓷中板等,年产值达8亿元,是江北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陶瓷企业。”公司销售经理陈旭介绍。
2024年,企业再次投资3500万元,对4#生产线进行智能化节能改造。改造后,生产线实现全流程智能联动控制,每平方米产品的天然气消耗从1.9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年节约天然气4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8000吨,年节省能源成本1400万元。“技术改造不仅降低了能耗,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生产部主任闵祥峰表示。
数字赋能:智能工厂让传统制造“脱胎换骨”
走进大将军的智能控制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能耗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这是企业近年来推进数字化改造的成果之一。
生产部经理闵祥峰介绍:“我们引入了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了从订单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通过数据驱动,企业优化了排产效率,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30%。
2023年,大将军先后通过数据管理成熟度二级认证,并荣获“临沂市智能工厂”和“山东省晨星工厂”称号。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上系统,更重要的是改变管理思维。”闵祥峰说,“现在,我们的经营决策不再依赖经验,而是基于数据分析,效率更高,决策更精准。”
科技研发: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将军敏锐地意识到,唯有创新才能突围。为此,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均超过4%。
“我们先后建立了‘功能性建筑陶瓷临沂市工程研究中心’‘临沂市一企一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销售经理陈旭介绍。截至目前,企业已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涵盖抗菌瓷砖、防滑地砖、发热瓷砖等多个功能性产品。
2022年,企业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入选“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并成为“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企业”。
富民效应:1200个家庭的“稳稳的幸福”
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企业,大将军不仅贡献了可观的税收,更直接带动当地1200多个家庭就业。
“我在这里工作了8年,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月收入从3000元涨到了8000元。”员工陈守富笑着说,“公司还给我们缴纳社保,提供技能培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此外,企业还通过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物流、包装、原材料供应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据统计,围绕大将军形成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达10余家,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1000个。
“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传统陶瓷产业向绿色低碳、高附加值方向转型,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企业董事长于效才表示。
“我们将坚持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通过建强产业链、优化服务链、完善就业链,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李庄镇党委副书记李东升说。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圣宇 胡得理 通讯员 王永菲
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