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以编钟为媒,奏响文明交融的当代和声

日期:2025-04-19 11:25:00

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于4月17日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组跨五个半八度、十二律齐备的编钟,以青铜铭文与音乐律制互证的独特形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将2400年前的礼乐文明呈现在全球视野中。这一跨越千年的历史回响,不仅是音乐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明交融互鉴的历史见证,更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978年,曾侯乙编钟重见天日,自此,这一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瑰宝,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焦点。47年来,相关研究在多个领域持续深入,不断解锁其蕴含的奥秘,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文明的辉煌。

曾侯乙编钟铭文镌刻了文化交流融合的密码,宛如一部微缩的先秦文化志,不仅记录着曾国自身的乐律体系,更串联起周、楚、晋、齐、申等多国的律名。这些跨越南北诸侯国的记载,生动勾勒出一幅文化交流的活跃图景。尤其是编钟与编磬铭文所呈现的中原与楚国十二律体系的相互借鉴的生动例证,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窥见早期中国文化圈交流互动的大门,不同地区、不同诸侯国之间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

曾侯乙编钟的入选,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作为古代中国音乐文化与科技水平的杰出代表,曾侯乙编钟全套65件编钟,分层分组悬挂于钟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展现出古人精湛工艺与卓越音乐审美,让我们领略了古代礼乐文明的庄严与典雅,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我们的先辈就已经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正是这份文化自信,让我们在面对世界多元文化冲击时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底气,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坚守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让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关键在于守正创新。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与魂,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式料珠,暗示着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往来,彰显出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我们要以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为契机,借助一系列国际大展,推动“曾楚故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哪吒2:魔童闹海》在国内外爆火,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另一番生动景象,两者虽表现形式各异,却都深刻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既要坚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又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与创意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并非只能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创新表达,同样可以让古老的编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曾侯乙编钟的悠悠钟声,穿越时空,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伟大,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坚守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篇章。这不仅是对先辈智慧的传承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承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全(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常青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