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轩 衡宋惠
在天伟化工厂生产一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实干与担当筑牢安全防线,以创新与协作激活增效动能。这支由6名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取得了“零事故”安全运行的成绩,并荣获了天业集团“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在碱车间的片碱机前,蒸发甲班成员正围绕“片碱机轴封水加装水槽改造”项目展开技术讨论。该项目由班组成员设计并改造,成功将设备故障率降低60%,年节约维修成本达15万元。
“我们就像设备的‘全科医生’,每个异常参数都是待解的‘病例’。”班组成员马万寿边调试新型炉气阀门边介绍道,《炉气阀门更换新式阀》课题,荣获集团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
“我们建立了‘每日安全巡检三步法’……”在“班组长例会”分享会上,班组长韩佩珍正在进行经验分享。该班组独创的“2+3+N”安全培训模式,即每日2分钟STOP卡分享、每周3次现场实操演练、每月N个案例情景模拟,使安全理念真正入脑入心。该班组以全年24次安全行为观察,建立“隐患整改销号台账”,用75项100%完成的整改清单,构筑起安全防线。
该班组搭建可“理论+实操”“授课轮流制”的双轨培训体系,利用检修期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通过师带徒、微答题、岗位练兵等形式,让班组成员在生产现场掌握设备原理,在故障排除中提升技能。“熔盐炉报警情况种类多,在面临燃炉异常情况时需要冷静处理,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该班组中控主操王祚在进行每日的“小课分享”时说道。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