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宝珍
4月11日,2025年福建省纪念世界卫生日和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百名专家大型义诊暨“防癌筛查八闽行”活动,在连江县人民会堂启动。会上,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2024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
数据显示,高居我省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仍然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等。《年报》是对全省9个地市37个肿瘤登记处的资料进行合并分析,详细描述福建省恶性肿瘤流行特点。
发病率首位的仍是肺癌,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年报》显示,肺癌仍然位居我省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男性群体中,在肺癌之后的依次是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膀胱癌、脑肿瘤;女性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则依次为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子宫体癌、脑肿瘤。
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分别占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43.47%和22.44%,需要引起重视。
《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0~34岁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呈缓慢上升,35岁以后上升速度加快,在75~7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80岁以后有所下降。
恶性肿瘤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0~49岁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5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最高,85岁以后有所下降。
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除子宫颈癌、食管癌外,城市地区其他主要癌种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地区。
总体而言,城市地区死亡率低于农村地区。当然,具体癌种也有差别。城市地区肺癌、肝癌、胃癌、子宫颈癌、脑肿瘤死亡率低于农村地区,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
2024年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对全省肿瘤随访数据进行评估后,筛选质量较好的28个县区数据(覆盖全省35.7%户籍人口,纳入184216例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福建省2021—2023年人群肿瘤5年生存率为43.8%,男性患者生存率低于女性(分别为36.3%和52.7%),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分别为49.3%和37.9%)。各癌种生存率差异较大。
福建省抗癌协会会长陈传本介绍,10年时间,我省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从36.6%提升到43.8%,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专家解读:消化系统肿瘤的死亡率不容忽视
据介绍,从2014年至今,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已连续11年发布了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肿瘤防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孙阳表示,肺癌的“癌王”地位持续稳固,其发病原因与吸烟密切相关,女性发病还与二手烟、厨房油烟等因素有关。甲状腺癌发病率连续两年在女性群体中排第一,这与超声等检查设备的精细化、筛查普及程度提升相关。
“消化系统肿瘤的死亡率不容忽视。”孙阳说,从整体发病率来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消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都超过了一定比例,且死亡占比都高于40%,这表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福建省面临着严峻挑战,也是今后我省肿瘤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和行业协会正在大力推进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构建涵盖省、市、县三级的联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我省恶性肿瘤早筛体系。
编辑:周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