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路面、专用的车道、清晰的标线......历时35天,东四环西侧辅路“绿色通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大郊亭地铁站C口周边非机动车逆行乱象得到根本性改善。
设置3.5米宽非机动车道
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大郊亭地铁站C口作为区域交通枢纽,长期面临非机动车逆行难题。经前期调查,芳圆里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小区至地铁站的合规骑行距离为1.2公里,而逆行“捷径”仅170米,便利性落差导致高峰期逆行车辆达500辆/小时,交通事故频发,执法难度极大。
为此,朝阳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市交通委、属地街道及行业企业,启动东四环西侧辅路“绿色通道”改造工程,采用“疏堵结合、科技赋能、共治共享”的创新治理模式,精准施策,通过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拓宽专用“绿色通道”、补齐路段慢行交通设施、利用“城市大脑”大数据分析等措施,破解长期困扰居民出行的交通顽疾,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朝阳经验”。
交通要道大变样
一起来看
1.在大郊亭临时通道北段利用地铁施工退线区域,硬化3.5米宽独立非机动车道,配备照明、安全护栏及导行标识;
2.南段整合绿化带既有步道,拓宽为专用“绿色通道”,增设太阳能路灯12盏、智能监控2套,并新建非机动车停放区100平方米;
3.部署视频监控及流量检测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骑行热力分布,动态调整管理策略;
4.联合外卖平台建立“骑手文明公约”,将合规骑行纳入考核机制;召开居民议事会10余场,采纳群众建议20条,形成治理最大共识。
缩短80%骑行距离
交通秩序焕然一新
“过去这段路经常出现非机动车逆行拥堵现象,现在无论是骑行还是走路,既安全又顺畅。”一位每天在大郊亭地铁站通勤的市民说道。改造后,芳圆里至地铁站骑行距离缩短80%,高峰通行时间减少8分钟,3月25日试运行首日通行量超4000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秩序+效率”双提升。
我委市政基础设施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工程依托“接诉即办”工单库,构建“监测—研判—解决—反馈”闭环机制,将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治理,并通过政企民协同、设施优化、规则引导,变“罚单执法”为“暖心服务”,以“绣花功夫”实现“人、车、路”和谐共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大郊亭治理实践是朝阳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委将持续推广“共治共管”模式,以精细化、智能化手段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为首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贡献朝阳力量。
来源:北京号
作者:朝阳区城管委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