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拂,广东正式进入春日赏花季。从3月到8月,木棉花、禾雀花、黄花风铃木、凤凰木、荷花等相继盛开,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然而,繁花似锦的背后,潜伏的致敏植物与有毒物种也悄然构成双重挑战。面对花团锦簇如何筑起保护屏障?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专家,总结出一份“皮肤安全”赏花攻略。
皮肤过敏也有南北差异
“与北方相比,广东春季过敏情况具有显著特点。”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胡永轩表示。
在过敏原方面,北方春季多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在空气中传播广泛,树木花粉如杨、柳等花粉是常见过敏原。而广东春季气候湿润,除了花粉外,霉菌、蚊虫等过敏原较多,且广东植物种类丰富,一些南方特有的花卉树木如芒果树花粉等也可能导致过敏。
此外,气候不同导致的皮肤状态差异也是导致过敏南北有别的原因之一。胡永轩介绍,北方春季较为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快,屏障功能可能减弱,易引发过敏。昼夜温差大也会影响皮肤的适应性。而广东春季相对湿润,但有时湿度变化大,且回南天潮湿,皮肤容易处于潮湿环境,利于过敏原滋生,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北方与广东的过敏症状也略有差异。北方皮肤过敏更多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严重时出现红斑、丘疹等。由于气候干燥,皮肤可能出现皲裂。而广东除了瘙痒、红斑等,还可能出现渗出、糜烂等情况,且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能更常见,表现为风团、水疱等。
致敏有毒植物应远离
“广东植物种类繁多,市民在赏花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各种致敏、有毒植物。过敏体质人群应尽量远离或做好防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周冼苡提醒,广东常见的致敏植物,如常见于公园和绿化带的海芋,其茎叶断裂时会分泌乳白色汁液,汁液接触皮肤会引发红肿、灼痛,误食可致喉头水肿窒息;漆树在粤北山区较为常见,汁液含漆酚,接触后易引发过敏性皮炎;马缨丹又称为“五色梅”,小花簇生、颜色渐变,观赏性强,然而它的枝叶含毒素,触碰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误食果实也会导致腹泻。此外,荨麻、含羞草等植物触碰后也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导致皮肤红肿、瘙痒。
周冼苡强调,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冲洗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0分钟,避免揉眼。如果效果不明显,建议口服药物——如氯雷他定缓解,或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若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应立即就医。
春季踏青注意防敏
专家提醒,为了降低过敏风险,市民在踏青赏花时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穿着方面,建议选择浅色长袖衣裤,透气速干的面料既能防晒又能防花粉。戴宽檐帽,减少花粉直接接触头发和面部。
出行时间尽量选择清晨或雨后,此时花粉浓度较低。避免午间大风天外出,以免花粉随风飘散,加重过敏症状。
归家后及时更换外衣,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洗面部和手部,减少过敏原残留。
此外,建议随身携带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以及驱蚊液。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护肤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岭南赏花地图——从木棉红到荷花香
木棉花作为广州市花,3月到4月间,在烈士陵园和越秀公园绽放。木棉花不仅花色鲜艳,还清热利湿,是广东人喜爱的煲汤食材。
同期,在清远牛鱼嘴和肇庆鼎湖山,禾雀花也进入花期。其藤蔓悬挂的串状花形似雀鸟,颇具野趣。最佳观赏时间为清晨。
珠海和佛山的道路旁,成片的黄花风铃木将街道染成金色长廊。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树木,近年来在广东广泛种植,是春日限定的美景。
随着气温升高,5月至6月,凤凰木开始绽放。华南植物园和深圳街头随处可见红艳的花朵,如火焰般耀眼。
6月至8月,荷花进入盛花期。三水荷花世界和佛山亚艺公园的百亩荷塘中,荷花清新雅致,荷花与荷叶相映成趣,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文|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董莹图|视觉中国
编辑: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