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造假!某运营商市公司领导被处理!
| 环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近日,某运营商出台了2025年基层业绩考核指标落地方案,其中有一条说的特别严厉,那就是严禁业绩造假!还列举了一些典型案例,比如曾有省公司借采购云电脑之名,行购买摄像头、烟感、后视镜之实,将商品销售收入虚构为考核收入。还有提前计收ICT收入,随意改变列收规则、调整系统参数,让收入在账面上早列或迟列等。
就在不久就有一家运营商下发过一则通报,其中就指出某运营商公司总经理助理在担任市分公司总经理期间,“虚构经济事项套取成本用于虚增收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该领导被审计问责处理,行政记大过处分,并扣罚造假当年年终绩效!
运营商的这些造假行为严重干扰了管理层对市场真实情况的判断,导致资源错配,阻碍了战略决策的科学性。
为了遏制业绩造假行为,近年来三大运营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制度层面,推出了《问责办法》,明确严禁干部职工业绩造假,并详细界定了对虚增收入、人为调节收入等行为的问责方式,包括提醒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取消个人评优、扣发绩效或奖金、诫勉、组织调整、组织处理、政务处分等,对问责单位也有通报批评、取消业绩评优、扣罚绩效或工资总额、业务考核扣分等手段,且这些问责方式可单独或合并使用。在监督执行方面,审计部门开展不定期飞行审计,以突击检查的方式深入各个业务环节排查造假线索。一旦发现虚增收入等问题,立即严肃处理,对责任领导进行处罚,同时将虚增的收入扣减还原,力求让业绩数据回归真实。
多起业绩造假给运营商敲响了警钟,也为整个通信行业带来深刻反思。企业在追求业绩增长时,必须坚守诚信底线,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只有真实的业绩才能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找准方向。同时,通信行业也需重新审视业绩考核机制,思考如何在合理的压力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避免员工因过度压力而走上造假的歧途。
- END -
以 草 根 记 录 通 信 时 代
作者@好5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