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香港金融学院:香港金融服务业GenAI应用率3至5年内或达87%

日期:2025-04-09 20:0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实习生 梁秋梦 香港报道

4月9日,香港金融学院辖下的香港货币及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香港金融服务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报告。报告显示,75%受访的香港金融机构已推出至少一个GenAI用例,或正在进行试行计划和设计用例,以探索具潜力的投资领域。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这一比例将上升至87%。

报告指出,香港的大型企业在GenAI应用上走在前列,83%受访的香港大型企业已推出至少一个GenAI用例或正准备应用,比小型企业高出20个百分点。然而,香港的金融机构在应用GenAI时仍面临若干风险管理挑战,包括模型的准确性、数据隐私与安全,以及资源和人才的不足。

在应用GenAI时,受访的香港金融机构认为风险管理的首要考量因素是模型的表现与准确性(95%)、模型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65%),以及数据隐私与安全(64%)。香港金融机构重视GenAI的负责任应用及发展,优先考量工具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同时注重数据保护和客户信息的保障,以加强风险管理。

约80%受访的香港金融机构认为,使用和开发GenAI所需的专门技能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技能缺口之一。60%的受访者指出,合规技能是支持GenAI应用中另一主要技能缺口。

为填补这些技能缺口,受访的香港金融机构正通过培训现有员工、招聘贤能,以及与其他公司(尤其是GenAI服务供应商)合作。这些金融机构尤其重视持续进修与创新,并加强现职数据和技术团队在数据科学、云计算和商业分析等领域的培训。

此次调查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进行,共访问了香港55家金融机构,包括26家银行、19家资产财富管理公司,以及10家保险公司。

随着运算资源需求较低的模型的出现和科技的成熟,以及监管机构的支持,预计GenAI将逐渐被广泛使用。香港金融学院行政总裁兼香港货币及金融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冯殷诺表示,“负责任的创新和有效的人才培训是确保GenAI技术在金融服务业成功应用的关键。”

在谈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角色时,冯殷诺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发布政策宣言、监管指引和沙盒计划,为业界提供清晰的政策方向。他认为,监管机构、业界、学术界与科技开发者需要保持紧密合作,以推动金融科技的负责任应用。

在数据安全方面,冯先生强调,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其金融系统的网络安全,以保障消费者和客户的数据安全。他指出,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还需要一个稳健的生态系统,包括充分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硬件配套。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