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春耕正当时。田野间,农民们身影忙碌,与轰鸣的机器共同绘就一幅春耕繁忙图。一体化播种、施肥、喷药、铺膜机在田间高效穿梭,为春耕插上了机械化的翅膀。春风吹过,农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希望的种子在沃土中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4月14日,记者从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青海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了解,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在项目安排上的总体考虑是坚持普惠共享,在服务对象上兼顾更多的受益群体
本报海西讯 (记者 苏烽) 4月3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通过创新实施“封禁保护+科学修复+区域联动”治理模式,该州沙化土地面积较十年前减少近3万公顷,沙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海西州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采取“宜林则林、宜灌则灌”的差异化策略,优选青海云杉、柽
4月10日上午,在南川河畔的植树点,300余名干部群众一起挥锹培土、堆起围堰、提桶浇水……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本报记者 王湘琳 张地委 摄本报讯 (记者 莫昌伟) 4月10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公保扎西、刘奇凡等省领导来到西
本报记者 宋明慧又是一年春和景明,又是一年国土绿化时,“扩绿兴绿护绿”行动在青海大地悄然兴起。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年复一年,青海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5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双缩减”。从荒山荒坡到绿意盎然,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不断扩面的新绿里,是一代又一代青海人久
4月9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安达其哈花海景区万亩杏花竞相绽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踏春赏花。化隆县公安局创新打造“春游警务”,采用“车巡+步巡+无人机巡”空地一体的巡控体系,持续加大巡逻防控和便民服务力度,让群众行得舒心、玩得放心,“春游警务”为春日美景画卷增添了“守护平安”的点睛之笔。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