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简单来说,具身智能可以拥有用“身体体验世界,在互动中学习的能力”。它要具备物理身体,能感知环境,并具备一定的执行能力。最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能力在不断跃升,会跳舞能翻跟头,可以说越来越灵活。作为制造业产业链完备的世界工厂——深圳,产业链配套高效,让机器人本体走入更多场景,与真实世界交互,从而实现不断升级。
最近,一段机器人丝滑跳《功夫》电影斧头帮舞蹈的视频,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个机器人的研发团队,就在深圳南山区。
作为一家成立仅一年半左右的机器人创业公司,团队在多年机器人技术经验积累基础上,迅速组织队伍投入研发,深圳完备的产业链,让他们得到了飞速成长,从十几个人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发展到现在上百人,上千平方米的规模。
为了能够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团队结合深圳的人才优势,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实现自研设计,他们并不满足于本体的能力,还在发力具身智能大脑等一些关键技术。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 赵同阳:这个行业是长周期性质的,要静下心来能坐冷板凳。地方虽小,但是人才很多,藏龙卧虎,深圳有很多企业也是这样的。
除了人才和产业链,深圳发展具身智能产业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工业场景,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工业领域会是人形机器人较早落地的应用场景。
团队技术负责人介绍,现在他们走入工厂实际训练的人形机器人已经不是单兵作战了,而是可以互相协作,并连接到工厂的智慧系统中,通过反复的实操训练,结合强化学习的算法优化,机器人可以不断提升他们在工厂里的工作效率。
超仿真
可揉搓的机器人电子皮肤来了
在深圳,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和升级正在加速,包含灵巧手、核心关节、减速器、雷达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一家科技企业研发出了专门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应用的电子皮肤,到底长什么样呢?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我们知道人类感受外部世界的环境靠的是我们拥有的皮肤,机器人如何感知它们周遭的环境?我手上的这种电子皮肤非常轻薄柔软,而且可以随意揉搓拉伸,它的最小可感知力度是一克。这样的材料可以帮助机器人和电子设备未来更好地感知周遭的物理世界。
仔细看,在这个质地柔软的弹性表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在这样一块轻薄的电子皮肤样品中,就有4000个传感器部署在上面,可以让它能感受到极其轻微的环境变化。由于它的特殊设计,它们也可以像我们的人类皮肤一样,如果哪里破损了,并不影响其他区域感知。
在深圳,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和升级正在加速。记者来到深圳的一家协作机器人制造企业,他们生产的以机器臂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已经在全球出货量累计超80000台,占据出口行业第一。一走进公司展厅,一个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就为我们表演了全套的迎宾工作,泡茶、递水,展示了机械臂精准操控与智能的结合。在另外一个实验室,记者还亲自体验了和机器人一起维修机器人。
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深圳科技管理部门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围绕关键零部件进行研发,包含灵巧手、核心关节、减速器、雷达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
目标国际领先
加快具身智能产业集聚
有供应链、人才、产业落地的场景多重优势,深圳如何继续发挥好国际智能制造的世界工厂效应,在具身智能这个赛道上加速领跑?
在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记者看到科研人员正在和企业研发负责人围绕一个新款机器人灵巧手进行探讨。这个灵巧手可以做到毫秒级的精准动作同步,它还拥有触觉感知能力,可以感知外部压力、温度等的变化,同时这个手掌心还有一个摄像头,可以记录手所看到的视觉信号。
研发人员介绍,目前研究院正在带动深圳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围绕行业共性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平台的链接价值,他们可以帮助机器人企业采集更多应用场景的真实数据,尤其是学习一些危险场景,如电力作业的数据,以数据学习训练和模型大脑为抓手,为行业的快速智能升级提供依托。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深圳正在努力提升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近期,深圳又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新增培育具身智能领域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等更为具体的目标。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 张林:我们会围绕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素的供给,包括数据采集、场景供给、人才政策支持等,全方位对企业进行支持。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抓住这一波具身智能发展的重大关口和机遇,用两三年的时间在深圳和大湾区,培育出一个服务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万亿规模的具身智能产业集群。
(总台记者 张春玲 朱平 李必雄)
责任编辑:翟子昊